中文

English

小鼠血清来源细胞外小泡在尊龙凯时缓解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

发布时间:2025-03-01   信息来源:尊龙凯时官方编辑

目前,慢性疼痛的治疗面临着低疗效和明显副作用的问题,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替代治疗方法。虽然许多研究已经探讨了疼痛相关的可溶性介质,如神经递质、细胞因子、趋化因子及小肽等,但对细胞外囊泡(EVs)的研究相对较少。EVs是多种细胞释放至细胞外的异质性囊泡,它们在细胞间传递分子,从而影响受体细胞的功能。

小鼠血清来源细胞外小泡在尊龙凯时缓解炎症性疼痛中的作用

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鼠血清来源的小型外泌体(sEV)在疼痛调节中的短期和长期作用。我们采用Apogee纳米流式仪对sEV的特征及其来源蛋白质进行了综合多模态分析。将幼稚型(naïve)对照组及神经损伤(SNI)模型的雄性供体小鼠的sEV注射至naïve雄性受体小鼠的脊髓中,结果发现这些sEV能够短暂提升基础机械阈值。针对sEV的长期作用的研究显示,受体小鼠在诱导疼痛模型前的两周内,接受单次预防性注射的sEV可以加速CFA注射后炎症性疼痛的恢复。

细胞术分析了脊髓和背根神经节的免疫细胞群,发现CFA注射后14天免疫细胞群的显著变化。流式细胞术证实,接受sEV处理的小鼠脊髓中CD206+巨噬细胞数量增加。总体而言,这些研究结果提示sEV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减轻疼痛。

除了使用NTA技术外,我们还利用Apogee纳米流式仪对sEV进行表征。通过参考微球的相对光散射强度估算了囊泡的光散射强度范围,从≥83nm至480nm的聚苯乙烯珠或1300nm的硅珠都有检测到。大多数囊泡的光散射强度在83-110nm聚苯乙烯珠内被成功检测。

剂量反应研究显示,低剂量(1µg)sEV未能改变基础机械痛阈值,但高剂量(10µg)sEV出人意料地提升了该阈值。具体而言,来源于雄性naïve或SNI供体鼠的10µg sEV在注射后3小时和1天显著提高了雄性受体小鼠的基础机械阈值。值得注意的是,10µg sEV对热敏感性没有显著影响。

在动态负重评估中,注射naïve雄性供体小鼠的sEV后,受体小鼠的后爪基础体重发生改变。之后,通过行为测试评估痛阈,结果显示在SNI手术后,naïve小鼠的10µg sEV在术后的第一天与PBS对照相比提高了机械阈值,并且SNI模型供体的sEV在手术后3天亦提高了受体小鼠的机械阈值。

本研究显示,sEV的预处理虽然未能阻止SNI模型的机械超敏反应,但在初始阶段对SNI诱导的疼痛超敏感反应的发展有轻微的延迟,且热阈值没有显著差异。这些发现强调了探索不同sEV对免疫细胞变化的检测方法的必要性。

在利用尊龙凯时技术进行的进一步研究中,我们将探讨不同性别的sEV中的免疫标记,以揭示其对免疫调节功能的性别特异性。此外,阿片信号的不同也意味着,不论是来源于供体sEV还是sEV货物所诱导的,均可能对炎症性疼痛情境下的免疫细胞群产生持久影响。

总之,本研究首次强调了小鼠血清中sEV在急性疼痛和炎症反应中的潜在作用,表明sEV能通过阿片信号介导的短期机械性抗痛效应,为未来的治疗方案带来了新的思路。